席慕蓉有句话说,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女人会让人觉得,无人舍得对她不好。韵诗大概就属于这一类。
我与她颇有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。当年在济南同窗半年,住一间宿舍,同游曲阜,一起上过几节课,偶尔一同吃饭或者去澡堂,别的再也没有了。交朋友与谈恋爱有着差不多的地方,细水长流比惊天动地更少些唏嘘,多些踏实和心安理得。
此去北京,正值五月中旬,北京一年中天气最好的季节,偶尔起风还微有凉意。得知我去北京,她一再嘱咐我关于天气、行程、景点票务等注意事项。到京的第三天,她提出要请我跟父亲吃饭,一直询问我们的意见、口味、住宿地点等等,确保安排一个合适的餐厅,最终订在一个离我们住处不远的地方。她比我们早到,提前发来信息一再抱歉,说餐厅太多人没有拿到好的座位,只能辛苦我们爬个楼到3层。其实大城市好餐厅等位吃饭,上个楼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?她却一再抱歉没有订到一个更便利我们的位置,让我心生愧疚。
席间她给我们介绍餐厅特色的地方,分别的时候递给我一个大袋子,说里面是一些所谓北京特产,怕我们不懂也没时间去买,还有一大袋北京桃子,正当季。走了一路她只字不提,临上车才塞给我,估计是怕我不收。我当时真是感动,觉得理解了她的心思,也觉得她理解我的心思。
回到宾馆,看着她送的一大堆吃的正感慨,她又打来电话,说桃子大个又有毛,袋子里有一套小的餐具,里面有一把塑料小刀,推测我们出行住宾馆应该是没有水果刀的。对啊,登机的时候,我带的一把五厘米左右的小刀都被没收了。
再也没有遇过比她更细心的人了。
几天后,父亲先行回家,约她陪我逛校园。时近暑假又是周末,校卫管理颇严,出示学校证件才给进。我们佯装镇定地往里走,被拦下,她煞有介事地说我们是来采访老师的。清华的门卫小哥很好说话,没有深究就放我们进去了。到北大门口的时候,由于校内正举办大型活动,门卫排查严格,好多学生和家长被拦在外面。她整理了一下,说跟我走。还使用清华那一招,门卫让我们登记了才给进去。
后来我问她,万一他继续问你采访哪个老师怎么办?她说,我就告诉他采访法学院某某老师。我说,你怎么知道这个学院有这个老师??她说,我真的采访过她啊。那一瞬间,有一种认识另外一个她的感觉,惊喜极了。
聪明的姑娘,就是懂得在什么地方讲原则什么地方该变通。我可真喜欢她。
我才不会祝她早日找到如意郎君结婚生子做个“人生赢家”。人生哪有什么赢家输家,但凡过得自由又充实的,就比大多数值回这人生。
像她这样美好的姑娘,本身已经是闪闪发光的金子,并不需要依附男人才能具有价值。若有一人能走近她,必定如她一样有着独立又自由的灵魂。但我依然虔诚地祝愿她有一个美好的人生,过自己想过的生活。
姑娘姓林,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”的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