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的意义

Posted by 狐小狸 on July 30, 2016

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?在时不时听到的“某某读书多又怎样还不是拿那么点工资?”“某某读书多又怎样还不是没房没车没我轻松逍遥”等等言论时,我常处于一种急于辩解又无力辩解的尴尬境地,这或许就是所谓“世道变坏就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”。你明知道它不对,但你就是无力反驳。

如果读书一定要跟金钱收入扯上关系,可以说当今社会根本不需要读书人,因为最有钱的那些都不怎么读书,最会赚钱的那些也并没有几个读书人。然而我们都知道,读书人所创造的文化氛围和各类艺术成果及他们的优秀思想结晶,才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动力。我不想说读书人以笔为枪以梦为马的力量或理想,只想说说读书一事于我个人的收获。

去年找东西的时候,不小心翻出初中时班主任在成绩单上给我的评语,其他各项都好,就是要多加强课外阅读。看到的一刻惊心动魄,就好像身上衣服破烂的那个洞被人看见般窘迫。时隔多年,我已忘了当年老师对我的要求和期望,但当我再次看到依然有一种羞愧难当。

出身于农民世家,父母都是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,身边也没有什么读书人能引导我。我个人在阅读上的启蒙,全靠着偶然机会在舅舅家翻到的故事会,和几个读师范的表姐家中看到的几本《现代教育》,没什么可读的内容还能看好几遍那种。

我的学习成绩依然是最好的,我的作文依然当作范文被老师表扬,但这依然掩饰不了我课外阅读的贫乏,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的视野。老师当时的期望大概是,如果能多读一些书,我的作业和作文能呈现出另一种气质,更有意蕴、深度和广度。

有时会遗憾,若在我小时能有个读书人对我稍做引导或许今日的我会成长得更快。中学时因着成绩好,也偶尔翻读几本书,被大家称作读书人。上了大学才明白,真正的读书人是怎样的。有些教育背景好或出身书香世家的同学,他们那种阅读量惊人,整个读书的气度跟格局都大不一样。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各种优秀表现,离不开早年在阅读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,因为阅读所领悟和萌生的创造力。

大学时因为专业和爱好,捡捡漏漏地读了几本书,多是文学类。虽不多,却依然从中获得难以匹敌的愉悦和满足感。对那些读书万卷下笔有神的同学们,我常抱有羡慕和钦佩之情。当我自己也在阅读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,我明白我也在路上。

毕业后读书少了很多,但范围广了。从心理学到经济学,从政治学到社会学,从科普类到文化类,虽不精专,却也颇有收获。它让我发掘了生活中更深广的一面。而且,越是大家的作品,越不分专业地让人感兴趣、受教益。真正伟大优秀的作品,不管它是哪个学科那个门类,都能写得像文学作品一样优美,让人寻味。

我读书不为了赚钱,真正直接从读书赚钱的几乎没有,它并不产生实质的经济效益,但它却是让我活得清楚明白,活得更有意义的巨大动力。它能告诉你,所有你曾想过的问题,早已有人想过;所有你所困惑的,也早有人困惑过;它让人保持谦卑不自大,也让人保持自信不自卑;它让人内心更宁静,思想更澄澈。

我不能说它是万能的。它也不能保证你不受感情困扰,保证你的爱永远得到回应,你的付出永远有所回报。但它能教会你爱的有尊严有气度,教你爱得明白有节制,能教你的生活过得更漂亮。

它最大的意义,可能就是教会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、价值观混乱没有信仰的社会,不必像很多人那样囿于一隅,纠缠于生活中各种琐碎苟且之事。

生命最有质量的表现,是有它的姿态。

注:所有图片来自网络。

打赏一下↑